关于幼儿撒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发布日期:2015-07-22浏览:2473
导致幼儿撒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小孩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尤其是家里刚买回来的东西,非要亲手拿一拿,仔细看看,往往一不小心,就弄坏了东西,这时孩子内心紧张而有恐惧心理,害怕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有的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而诱发其说谎。
2、父母的错误导致的说谎。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例如: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常爱哭闹着不去,有些父母总爱说:“今天就去一次,明天就不去了。”可事实并非如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说谎是很正常的,无形中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说谎。另外,父母对孩子及其他人说谎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比如,孩子说了谎,父母没有及时指出来并给予批评教育,对其他人类似的情况也不表示反对,没有提出自己正确的见解。孩子从父母的态度中看不到一个是非标准,只能接受父母的态度,认为说谎没什么不对。比如,当小孩子间相互打架时,如果父母直接问到“是不是他先打的你?”或者孩子不愿去幼儿园时,妈妈往往很焦急问“是不是肚子疼?”这些带有倾向性的问话往往会使小孩子为了某种理由或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刺激说谎的行为产生。
3、自卑导致说谎。有些孩子因学习成绩方面的原因常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在同学中也不引人注目,孩子会有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比如10岁的小佳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孩子,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谎称假期父母带他去看了大海,还坐了大轮船,同学们都围着他好奇地问这问那,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他得到了一种重视。
4、大部分儿童由于爱幻想,经常把想象中的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内容加以表述,这通常并不是撒谎,而只是由于认知和发展的限制,难以把理想与现实区分清楚,对于这种情况,成人不要把他们指责为撒谎。
5、儿童爱撒谎也与他期望获得重视有关,他们经常通过夸大事实,用吹牛的方式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希望借此来发展和巩固自己在同学或家庭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6、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间缺乏民主、信任与沟通,是造成儿童撒谎最为多见的原因。因此,父母对于自己的言行和态度都应加以注意和留心以避免孩子用谎言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动机,不应为孩子提供说谎的机会,做孩子做出诚实的榜样。一旦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应给予及时的分析,避免严厉的责罚,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愿望,帮助他们认清现实和内心的希望,让孩子了解没有必要向父母撒谎。
7、孩子是很容易被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父母无意识的行为也极容易造成孩子学会说谎的可能性。当孩子不听话时或者父母想让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经常会做出一些承诺而不做出兑现。例如,孩子打针时,父母会骗他们说打针不疼;还有孩子不听话时,父母会说你如果安静些我就给你买礼物,却不付诸实践。这些举动往往在父母的不经意间对孩子产生影响,既降低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又促使了他们撒谎行为的产生。
8、逃避责备:孩子因做错了事,怕被人责备而说谎。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说谎是最常见的事例。一个男孩子告诉父母他的数学考了95分,但家长发现成绩单有改动的痕迹,去同老师核对后才知,原来他把75分改成了95分。
9、虚荣心作怪:有些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胡乱编造、瞎说瞎吹。比如某市寄宿学校有一个女孩子,生怕城里的孩子瞧不起自己,便说自己的父亲是县里的工商局局长,多么有权,其实她家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为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幼儿撒谎的类型有以下六种:
1、想象型。儿童具有好奇心强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头脑里不时滋生一些幼稚的夸张和烂漫的想法。
2、自慰型。儿童往往好胜心强,将自己的幻想等同于事实,以此来弥补自己幼小无能的不足,达到自我安慰。
3、虚荣型。编造谎言,想哗众取宠,以提高自己的身价。
4、模仿型。孩子辩别是非能力差,若大人间出现不诚实行为,孩子就会不自觉模仿。
5、侠义型。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时会包庞伙伴的错误行为而说谎。
6、被迫型。孩子犯了错误,做了错事,事后承认了错误,讲明了事实,反而得到家长一顿训斥、打骂。下次再遇到同样情形,因怕受责罚,便以说谎作为自己的手段。
步骤三: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幼儿的撒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呢?
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不要立即训斥,而是若无其事,可以在孩子面前有意识地表扬亲戚或朋友的孩子做错了事,诚实地讲了出来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原谅甚至表扬,以此来启发诱导。一般情况下,孩子知道做错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往往都会主动地讲出来,你表扬他诚实的同时,告诉他以后怎样才能不再做错这样的事,并可以用“狼来了”这类童话故事告诉他,说谎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
对那些经常说谎的孩子,家长要认真分析其说谎的原因,摸清其说谎的规律,不要轻信孩子的话,发现是诺言,应及时揭穿,让孩子知道说谎是骗不了家长的。否则,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胆子越来越大,谎话越说越多,越编越像。
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分苛刻,要适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点。孩子能做到的,就帮助其做到,孩子一时做不好,也不要施加压力,应当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例如,学生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父母规定的目标,父母就应该帮助孩子找原因,而不是指责或打骂,这样,孩子自然就不会说谎。
鼓励孩子知错就改,让孩子知道说谎是一种不好的品质,是不诚实的表现,做人要诚实,有错就改,改了仍旧是好孩子。
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敢干说实话。即使孩子做错了事,只要他认错了,就不应再痛骂毒打,要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多多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不让孩子交上坏朋友。留意孩子情绪、思想上的变化,与孩子多交流、沟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不要一味打击
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味的打骂、训斥等简单的教育方法,只能将孩子推向愿望的反面。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时应作一番调查、核实。有不少孩子是发现自己做了错事,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如果家长再一味打骂,反而事得其反,要分析前因后果,发现及时,纠正及时,不至于把谎越说越大。应循循善诱,向孩子指出说谎的危害性,让孩子在内疚中知错,在鼓励中改错。
此外家长还应该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学,分清孩子的话究竟是幼稚的想象,还是故意说谎,两者之间有质的区别,对待也要加以区别。
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儿童知识面窄,爱幻想,常将幻想中的事同现实中的事混淆起来,分不清事情的真假,其实这只是一种想象,是说谎的假象,对待这种“吹牛”,家长应该善于利用,首先鼓励、表扬他们创新的想象力,抓住机会,通过一些小故事,身边的客观事物,或通过书本、电视等一些直观手段,让孩子取得正确的知识,让他们从小能比较正确、公正、客观的看待事物,不能一切想当然。
教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虚荣心和好胜心,他们由于不具备道德评价能力和应有的社会价值感,因此,免不了使好胜心转变为虚荣心,从而导致说谎。因此从小要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竞争观念。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讲故事,分析身边小事,说明一些做人的道理,从平时的一些小事严格要求,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错事会对自己对别人产生怎样不良影响,不良后果。让孩子明辨是非,不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诚实的话不说,当无意中做了错事,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与说谎的孩子为伍会染上说谎的劣习,所以要教会孩子选择“益友”。
信任孩子,尊重孩子。
家长无端怀疑孩子的诚实,会导致他的心理发生不良变化,从委屈、埋怨逐渐发展到不服,甚至报复。有的孩子故意用捣蛋的行为表示他们的反抗,这种逆反心理会加重家长与子女之间相互不信任,反倒为孩子说谎创造了环境。
关爱孩子,尊重、信任他。
如:创设一个良好的、民主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期望不过高;有关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参加讨论;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说谎。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对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多称赞和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特别是当他有表现诚实的行为时,应予以特别关注,尽可能帮助他解决问题,使其懂得诚实的价值。
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家长平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消灭问题于萌芽状态。处理问题时要和风细雨的耐心教导,注意孩子的神情、动作和言语,搞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将孩子的有意说谎和无意说谎区分开来。帮助孩子分析导致说谎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让孩子在拥有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培养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
家校结合,发挥合力的功能。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常是产生不诚实行为的主要原因。教师与家长的各自为战给孩子说谎行为提供了有空可钻的机会,家长应经常主动和老师联系,共同配合,使孩子真正家校表现一致,不说谎。
以身示范,让孩子积累正面的道德经验。
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上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一个人品德的成长影响极大。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成人必须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让孩子在家庭学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游戏玩耍等过程中多积累一些正面的道德经验。
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和有意识的社会实践,如和孩子讲讲“狼来了”、“华盛顿的故事”等,引导孩子分析、判别,使孩子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斗争和行为控制,使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战胜不正确的思想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1、因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小孩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尤其是家里刚买回来的东西,非要亲手拿一拿,仔细看看,往往一不小心,就弄坏了东西,这时孩子内心紧张而有恐惧心理,害怕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有的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而诱发其说谎。
2、父母的错误导致的说谎。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例如: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常爱哭闹着不去,有些父母总爱说:“今天就去一次,明天就不去了。”可事实并非如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说谎是很正常的,无形中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说谎。另外,父母对孩子及其他人说谎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比如,孩子说了谎,父母没有及时指出来并给予批评教育,对其他人类似的情况也不表示反对,没有提出自己正确的见解。孩子从父母的态度中看不到一个是非标准,只能接受父母的态度,认为说谎没什么不对。比如,当小孩子间相互打架时,如果父母直接问到“是不是他先打的你?”或者孩子不愿去幼儿园时,妈妈往往很焦急问“是不是肚子疼?”这些带有倾向性的问话往往会使小孩子为了某种理由或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刺激说谎的行为产生。
3、自卑导致说谎。有些孩子因学习成绩方面的原因常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在同学中也不引人注目,孩子会有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比如10岁的小佳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孩子,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谎称假期父母带他去看了大海,还坐了大轮船,同学们都围着他好奇地问这问那,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他得到了一种重视。
4、大部分儿童由于爱幻想,经常把想象中的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内容加以表述,这通常并不是撒谎,而只是由于认知和发展的限制,难以把理想与现实区分清楚,对于这种情况,成人不要把他们指责为撒谎。
5、儿童爱撒谎也与他期望获得重视有关,他们经常通过夸大事实,用吹牛的方式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希望借此来发展和巩固自己在同学或家庭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6、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间缺乏民主、信任与沟通,是造成儿童撒谎最为多见的原因。因此,父母对于自己的言行和态度都应加以注意和留心以避免孩子用谎言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动机,不应为孩子提供说谎的机会,做孩子做出诚实的榜样。一旦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应给予及时的分析,避免严厉的责罚,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愿望,帮助他们认清现实和内心的希望,让孩子了解没有必要向父母撒谎。
7、孩子是很容易被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父母无意识的行为也极容易造成孩子学会说谎的可能性。当孩子不听话时或者父母想让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经常会做出一些承诺而不做出兑现。例如,孩子打针时,父母会骗他们说打针不疼;还有孩子不听话时,父母会说你如果安静些我就给你买礼物,却不付诸实践。这些举动往往在父母的不经意间对孩子产生影响,既降低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又促使了他们撒谎行为的产生。
8、逃避责备:孩子因做错了事,怕被人责备而说谎。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说谎是最常见的事例。一个男孩子告诉父母他的数学考了95分,但家长发现成绩单有改动的痕迹,去同老师核对后才知,原来他把75分改成了95分。
9、虚荣心作怪:有些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胡乱编造、瞎说瞎吹。比如某市寄宿学校有一个女孩子,生怕城里的孩子瞧不起自己,便说自己的父亲是县里的工商局局长,多么有权,其实她家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为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幼儿撒谎的类型有以下六种:
1、想象型。儿童具有好奇心强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头脑里不时滋生一些幼稚的夸张和烂漫的想法。
2、自慰型。儿童往往好胜心强,将自己的幻想等同于事实,以此来弥补自己幼小无能的不足,达到自我安慰。
3、虚荣型。编造谎言,想哗众取宠,以提高自己的身价。
4、模仿型。孩子辩别是非能力差,若大人间出现不诚实行为,孩子就会不自觉模仿。
5、侠义型。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时会包庞伙伴的错误行为而说谎。
6、被迫型。孩子犯了错误,做了错事,事后承认了错误,讲明了事实,反而得到家长一顿训斥、打骂。下次再遇到同样情形,因怕受责罚,便以说谎作为自己的手段。
步骤三: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幼儿的撒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呢?
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不要立即训斥,而是若无其事,可以在孩子面前有意识地表扬亲戚或朋友的孩子做错了事,诚实地讲了出来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原谅甚至表扬,以此来启发诱导。一般情况下,孩子知道做错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往往都会主动地讲出来,你表扬他诚实的同时,告诉他以后怎样才能不再做错这样的事,并可以用“狼来了”这类童话故事告诉他,说谎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
对那些经常说谎的孩子,家长要认真分析其说谎的原因,摸清其说谎的规律,不要轻信孩子的话,发现是诺言,应及时揭穿,让孩子知道说谎是骗不了家长的。否则,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胆子越来越大,谎话越说越多,越编越像。
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分苛刻,要适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点。孩子能做到的,就帮助其做到,孩子一时做不好,也不要施加压力,应当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例如,学生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父母规定的目标,父母就应该帮助孩子找原因,而不是指责或打骂,这样,孩子自然就不会说谎。
鼓励孩子知错就改,让孩子知道说谎是一种不好的品质,是不诚实的表现,做人要诚实,有错就改,改了仍旧是好孩子。
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敢干说实话。即使孩子做错了事,只要他认错了,就不应再痛骂毒打,要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多多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不让孩子交上坏朋友。留意孩子情绪、思想上的变化,与孩子多交流、沟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不要一味打击
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味的打骂、训斥等简单的教育方法,只能将孩子推向愿望的反面。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时应作一番调查、核实。有不少孩子是发现自己做了错事,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如果家长再一味打骂,反而事得其反,要分析前因后果,发现及时,纠正及时,不至于把谎越说越大。应循循善诱,向孩子指出说谎的危害性,让孩子在内疚中知错,在鼓励中改错。
此外家长还应该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学,分清孩子的话究竟是幼稚的想象,还是故意说谎,两者之间有质的区别,对待也要加以区别。
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儿童知识面窄,爱幻想,常将幻想中的事同现实中的事混淆起来,分不清事情的真假,其实这只是一种想象,是说谎的假象,对待这种“吹牛”,家长应该善于利用,首先鼓励、表扬他们创新的想象力,抓住机会,通过一些小故事,身边的客观事物,或通过书本、电视等一些直观手段,让孩子取得正确的知识,让他们从小能比较正确、公正、客观的看待事物,不能一切想当然。
教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虚荣心和好胜心,他们由于不具备道德评价能力和应有的社会价值感,因此,免不了使好胜心转变为虚荣心,从而导致说谎。因此从小要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竞争观念。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讲故事,分析身边小事,说明一些做人的道理,从平时的一些小事严格要求,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错事会对自己对别人产生怎样不良影响,不良后果。让孩子明辨是非,不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诚实的话不说,当无意中做了错事,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与说谎的孩子为伍会染上说谎的劣习,所以要教会孩子选择“益友”。
信任孩子,尊重孩子。
家长无端怀疑孩子的诚实,会导致他的心理发生不良变化,从委屈、埋怨逐渐发展到不服,甚至报复。有的孩子故意用捣蛋的行为表示他们的反抗,这种逆反心理会加重家长与子女之间相互不信任,反倒为孩子说谎创造了环境。
关爱孩子,尊重、信任他。
如:创设一个良好的、民主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期望不过高;有关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参加讨论;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说谎。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对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多称赞和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特别是当他有表现诚实的行为时,应予以特别关注,尽可能帮助他解决问题,使其懂得诚实的价值。
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家长平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消灭问题于萌芽状态。处理问题时要和风细雨的耐心教导,注意孩子的神情、动作和言语,搞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将孩子的有意说谎和无意说谎区分开来。帮助孩子分析导致说谎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让孩子在拥有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培养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
家校结合,发挥合力的功能。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常是产生不诚实行为的主要原因。教师与家长的各自为战给孩子说谎行为提供了有空可钻的机会,家长应经常主动和老师联系,共同配合,使孩子真正家校表现一致,不说谎。
以身示范,让孩子积累正面的道德经验。
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上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一个人品德的成长影响极大。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成人必须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让孩子在家庭学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游戏玩耍等过程中多积累一些正面的道德经验。
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和有意识的社会实践,如和孩子讲讲“狼来了”、“华盛顿的故事”等,引导孩子分析、判别,使孩子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斗争和行为控制,使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战胜不正确的思想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